对信息的思考

我们这个时代被称之为信息时代。当前,信息具有以下特征:

  1. 传播途径不再受地域和时间的束缚;
  2. 数量急速膨胀,无价值的信息超过知识成为主体;
  3. 影响这个世界的途径越来越广、速度越来越快。

对个人而言,这三个特征引发下列问题:

  1. 什么信息是有价值的?如何取舍?
  2. 怎样有效地获得知识,而不是无价值的信息?
  3. 什么样的知识是本质性的、是能够在其他知识的变化和发展中保持不变的?

我们讨论前两者。第三个也值得思考,但它是另外一个话题。

有一条原则是最根本的,它也是后文的基调:

如果一个信息对我们而言是真正有价值的、至关重要的,那么即便我们完全不去关注它,它也会通过各种途径来到我们的视野里,让我们不得不去关注。因此,我们绝不会错失它。

这一原则成立的前提是,我们已经为与自己有关的信息建立了稳定的传播渠道,并且保持阀门是打开的(否则信息不得门而入)。例如,订阅自己关注领域的期刊、与同行保持联系、参与社区讨论等等。只要其中一条道路是连通的,我们就不会错过最重要的信息。

上述原则的一个自然推论就是:

当我们不对各类信息敏感地保持关注时,会错过绝大部分信息。但完全不用担心,它们都没有我们预想的那么重要。

对于特别注重信息价值的人而言,这一推论会难以接受,因为通过现有渠道,他获得的信息或多或少是有价值的。这就涉及到一个取舍问题和价值观问题。

在以前,相对于时间来说,信息量太少,信息是稀缺资源,因此我们花很多时间去找信息。而现在,信息量激增,相对而言时间变得少了,因此时间成为稀缺资源,所以我们必须有所取舍。

取舍的前提在于准确地判断价值:不仅仅判断它是否有价值——或多或少总是有的,而在于价值量有多大。

人们一直认为信息的价值量等于能从这个信息中挖取出来的所有价值总和。这是一种典型的“信息稀缺”时代的认识。目前,我们完全可以建立新的认识:

信息的价值量,取决于它能为我们打算做的事带来多少价值,而不是它本身具有多少可以挖掘的价值。这里的主体不再是信息,而是人的理想诉求。

这个问题进一步展开,又涉及到人的理想和追求,与信息这个话题无关了。但还是需要提到,以理想为标准来对处理信息所需时间进行取舍上,基本的前提是有明确的目标和计划,目标决定我们的价值取向。

现在,我们可以回答前面的问题了。我们再来看具体实施,毫无疑问,最重要的是建立传播渠道。我们将渠道分为三种并逐一展开讨论。

一、被动获取一般性信息的渠道

这类渠道的特点是:我们预先并不知道自己将得到哪些信息,直到它们呈现到面前。因此我称之为“被动的”。传统的渠道几乎都属于这个范畴,例如:报纸、期刊、电视、广播、Web 1.0网站。

因为被动,所以需要对这些信息筛选筛选再筛选。但是我们面临一个矛盾:人的思维是发散的。如果用图形来形容,它是网状的而不是线性的。因此,面对如此丰富的信息,很容易因为思维的发散而短暂地迷失方向。尤其是在同样是网状的互联网之中,获取新信息极为方便,显性的边际成本几乎为零,更是助长了这种发散。然而,我们为此付出的隐性成本——时间,累积起来就相当可观了。

所以,被动获取一般性信息,需要注意的是如何有效地筛选、如何保持自己的思维的集中。这两者的关键还是在于有明确的目标和计划,即准确判断信息的价值、时间的价值。

在这个方面,我一直采取一种辅助方法:完全通过RSS技术来订阅互联网上我所关注的内容,包括博客、讨论社区、新闻站点等,它们的每一次更新都实时地发送到我的RSS阅读器,而无需我主动访问。我每天在固定的一个时间段浏览它们的标题和摘要,被我认为是有价值的则会点开阅读全文。

这个过程中,有一个小技巧:有的文章我们无法从标题中得知是否有价值,要不要点开?我的原则是:

一旦犹豫,就选择否。从标题无法得到充分的信息进行判断,就认为没有价值。

这个原则 成立的基础就在于前面提到的“推论”:这些信息并没有我们预想的那么重要。而采用这一原则后,能节省下来的时间是非常多的。

另一方面,我定期地分析阅读器的统计报告,将很少被我浏览全文的订阅站点删除,剩下的就是信息对我真正有价值的部分了。根据一段时间的使用经验,我发现自己浏览的频率从高到低排列如下:

  • 专门的学术博客,论文预印本站点:其中有 三分之一的会被我细读,因为它们关注的领域正是我所在的领域,而且信息的质量非常高。
  • 专业媒体、论坛、讨论组:我会阅读它们的标题,大概十分之一的文章会快速阅读,但是极少文章会细读。
  • 一般新闻媒体、娱乐性媒体:这类信息来源的信息量是最大的,也是最吸引眼球的,但是我发现其中对我有价值的信息含量是最低的,因此我最终将它们剔除了。保留了一份我认为有鲜明观点和一定报道深度的媒体,它提供全文阅读,其中大概十分之一的文章我会去读。

实际上,这一方法的根本在于:

将所有可能的渠道通过各种方法转化为主动地、有目的地获取信息的渠道,从而实现自己控制信息的来源和内容。

毫无疑问,后者的价值密度更高。

二、主动获取特定信息的渠道

通过这类渠道,我们能够主动地、有目的、有预知的获取信息。其最典型的代表就是搜索引擎。

和我每天打开一次RSS阅读器并浏览其中十分之一的文章相比,搜索引擎是保持时刻打开的。每天,我平均会搜索100条关键词,每条关键词会浏览前面三到十个页面,较为重要的搜索会浏览数十条结果。这构成了我主要的信息来源之一。

要提高利用搜索引擎获取特定信息的效率,有以下几个应该注意的地方:

  • 掌握一定的搜索技巧,尤其是选择恰当的关键词、使用简单的搜索语法、使用组合搜索功能;
  • 了解与自己相关的搜索引擎和数据库,例如通用网页搜索引擎、学术搜索引擎、论文数据库、专利数据库等;
  • 以前面提到的各种原则为准,不偏离预期方向。

我认为前文提到的“犹豫就否,无法判断就认为无”同时也是判断搜索结果最重要的原则,但是可以放宽尺度,因为搜索已经有目的,可以认为处于边缘的信息有价值的可能性更高。

除了搜索引擎,另一种获取特定信息的渠道是:

教材、论文、课程资料、文档,都是信息含量最高的信息源,只要能够获得,一定要放到最高优先级,用来获取完备的信息和系统的知识。

这些来源也需要经过适当的筛选,我们将在另外的文章中予以讨论。

三、与人交流的渠道

这类渠道的特点是,我们遇到的不再是信息,而是直接面对他人。不可否认,信息由人产生,但这并不会使得与人直接交流能够更有效地获得信息,因为一个人的发散加上另一个人的发散,最后的发散程序不仅仅是简单的线性增长——仅仅是线性增长已经足够我们重视了。

传统的渠道包括个人交流(一人对一人)和集体交流。个人交流可以分为口头、书面;集体交流可以分为会议(一人对多人)、讨论(多人对多人)。通过互联网的渠道可以分为电子邮件、即时通讯工具、SNS网站、社区与讨论组等,也可以分为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多。

一般而言,一对一的、多对多的交流比较容易跑题。例如,学术研究中,有所谓的讨论班,就是多对多的交流,但一个组织得好的讨论班往往有一个人来专门负责管理和控制进度。一对多的交流则比较集中,因为信息发布者需要多多个人负责。

人与人的有效交流,需要有一定的控制话题范围、把握交流进度的方法,这不在本文讨论的范围。我们只从通过交流获取信息的角度来分析两类渠道:SNS网站、论坛。

SNS网站本质上是人际关系在网络上的进一步延伸,它应该归为社交渠道而不是信息获取渠道。其中的信息是繁杂的,并且相当大一部分是娱乐性的,绝大部分(对个人而言)没有价值,除非我们决定将自己关注的领域扩展到无所不包。国内外各种类型的SNS网站,或者更广泛一些, Web 2.0网站,无一不是如此。

很多人认为论坛是一个很好的信息来源,这一点值得商榷。精细专一的论坛和普遍的大众的论坛,差距是有着天壤之别的。另一方面,论坛的本质在于人与人的交流和互助,能否从中获得有效的信息,还取决于是否形成了信息共享的环境。有效地利用论坛,会得到相当大的收获。但是将论坛视为自己获取信息的唯一渠道,尤其是获取系统知识的唯一渠道,是不明智的。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